貿二B 99154247林之敏 99154251高澤涵
我們贊成擁有小孩是一項人權,但不贊成人工生殖擴及到同志或未婚者
我們站在同志和未婚者的立場,分為以下幾點來論述:
一、同志
小孩出生:如果是同志家庭,會產生性別矛盾。
1.上學後會發現自身家庭和他人家庭的不同
2.也許會受到同學們的歧視,導致自卑感
3.自己是否認同父母(行為偏差、家庭失和)
4.在職場上也可能會面臨同樣的歧視和不平等待遇
5.假設小孩性向正常,在未來會遇到要向伴侶介紹自己家庭的時候
父母觀點:
1.擔心因為我們的決定,讓小孩將來受到傷害,這遠比我們永遠無法有小孩還來的痛苦
2.報導顯示,同性戀的成因是因為基因異常所導致的,所以如果用同志的精子或卵子來做人工生殖的話,生出的小孩具有同性戀傾向的機率也很高,因此站在父母的角度來看,不希望小孩也受到跟自己一樣的遭遇
3.擔心小孩無法接受自己生在同志家庭
二、未婚者:
1.如果人工生殖,精子跟卵子不知是誰提供的,所以如果以後小孩提起,不知如何回應。
2.如果因為自己害怕婚姻或是曾經遭受人背叛,選擇不要婚姻但希望有小孩,就也間接剝奪了小孩擁有爸媽的權利
我有點小小的疑問,就是假設自己是同志或未婚者而反對人工生殖這項權利延伸到自己身上好像有些奇怪?雖然也不是不可以.....> <
回覆刪除(不過這個好像應該要問助教)
琬怡:
刪除哈囉!這是老師設計題目時的巧思,為的是希望辯論的雙方能夠有交集,若沒有加上這個設定,正方和反方會像是在各說各話、各唱各的調,若是在反方身上加上同志或未婚者的條件,使反方能設身處地替對方著想,提出的論點較能與正方對話。因為通常表示贊成的可能都是同志或未婚者,這次希望反方能以同志或未婚者的角度,為"擁有子女之權"應受限制辯護。這種設定會比較容易入戲,其他題目也希望報告的大家能這麼入戲。謝謝你的發問,相信很多人也有同樣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