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

教學助理(Teaching Assistant):楊雅涵(Yang, Ya-Han)、許依凡(Hsu, I-Fan)

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

99153411 企二D 張維芸



第一部分

Q : 若機器人殺人,死刑存廢雙方可提出哪些主張以贊成或反對處死機器人?
A :

    我們認為主要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討論,分別是機器人有自主能力和機器人沒有自主能力。

    正方可以表示,在有自主能力的情況下,機器人是出於自己的意願去攻擊人類,所以我們可以將機器人定義為「自主行為能力人」,而「自主行為能力人」就要受到法律的約束。因為把機器人當成「人」,在法律上,只要「人」蓄意殺害其他人類就應該處以死刑。

而在沒有自主能力的情況下,就算機器人並不是出於自願,但是就結論面來看,他還是殺了人,造成他人生存權喪,所以我們認為其還是應該被處以死刑。

    反方則可以表示,無論在有無自主能力的情況下,我們依然不會將機器人視為人,因為機器人是人類智慧下的產物,只是單純的物品,他們的思考和行動是人類賦予它們的,所以我們認為,死刑無法類推至物品身上,就算機器人真的殺了人,一樣不應該處以死刑。



第二部分
Q :
《動物農莊》(英語Animal Farm),為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的一部寓言小說。描述在英格蘭的一個莊園內,農場中動物起身對抗人類,並推翻人類進而掌權的過程。內容將人類(農場主人)比喻為威權國家,動物們長期飽受不平等待遇,任由人類宰割,某一天,由豬首先發難,開始煽動其他動物推翻不平等的現狀,成功趕走人類後,卻走向和人類同樣的道路。請閱讀本篇文章,並論述從威權體制走向民主體制後,如何才能鞏固以及維持民主?可以台灣過去(1987年解嚴前國民黨威權時代)和現在(1996年首次民選總統與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之後)為背景,探討如何避免重導覆轍?或另從小說內容中,延伸其他討論及撰寫心得。

A :

    動物農莊其實影射了很多不同體制下的人,在這裡面,農場舊主人其實是影射俄羅斯沙皇,而豬就象徵著擁有共產思想的人們,在權威體制下,人民自然想要推翻獨裁體制,但在故事的最後豬群卻又轉變成獨裁者。

    故事裡的豬就是因為嚐到權力的滋味後,擅自更改七誡」,從一開始的「所有動物生而平等」到後來的「所有動物生而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因為豬群的私心而導致整個制度的腐壞。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人類的慾望無窮,只要對權力有所貪婪,必將政治導向獨裁,由於掌握分配權的集團(豬群)的根本利益在於維持自己的統治地位,任何平均分配的思想,無論形式上有著什麼樣的訴求,結果都會與維護社會公平的基本訴求背道而馳,而要鞏固民主的方法,我們認為條件是強而有力的的法律在背後支持,才不會像故事中的豬群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擅改七誡。並且握有權力的人應該要能夠互相制衡,是監督者也是被監督者,這樣才能達到完美的制衡,民主也能夠更加穩固。

1 則留言:

  1. 99153457 企二D 王怡心
    99153411 企二D 張維芸
    一同完成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