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精二B99155214邱煒伯
民法期中作業
第一部分
2.若將性侵累犯施以極刑或終身監禁(不得假釋或赦免),其正反理由?
性侵累犯對女性來說可是聞之色變,對社會來說也是一個危害,所以必須採 取這種重大的刑罰於加害人以保護、捍衛、維持社會和諧。
正方: 終身監禁不得假釋和死刑一樣有將重罪者與社會隔絕與嚇阻犯罪的效果,且對造成的侵害較小,[歐洲先進國家重視重刑犯人權,建造舒適的監獄環境,可以減少重罪犯的侵略,教化他們成為更有自信和能力的人。
反方: 理由是人道問題、違憲疑慮及管理困難。台北大學法律系教授陳慈陽認為,實施終身監禁還有很多疑慮,「死刑不能單以終身監禁取代,絕對要有配套措施,而且要先釐清它與無期徒刑如何區隔?假釋門檻規範是否得宜?」
第二部分
1.《動物農莊》請閱讀本篇文章,並論述從威權體制走向民主體制後,如何才能鞏固以及維持民主?可以台灣過去(1987年解嚴前國民黨威權時代)和現在(1996年首次民選總統與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之後)為背景,探討如何避免重導覆轍?或另從小說內容中,延伸其他討論及撰寫心得。
如何才能鞏固以及維持民主?
佔據首要性的民意起的只是咨詢作用,而執政者仍要親自調查、決定。 國家就有責任使每個人實現這個潛能。這一責任表現在兩個層面。 第一,政府應該為每一個公民的道德與智慧的全面發展提供教育和其他必要條件。
第二, 如果一個公民全面發展了自我,國家就應該為他的參政創造條件。
如何避免重導覆轍?
為了終結獨裁統治及建立民主體制而制定的總體大戰略,不論多麼睿智及讓人有所期待,它是不會自己執行的。必須制定特殊的策略,以指導旨在破壞獨裁者權力的各個主要運動。這些策略反過來就會整合與指導旨在給予獨裁者政權致命打擊的各種戰術性交鋒。必須仔細選擇戰術與具體的行動方法,使它們有助於實現每一個具體策略的目標。
過政治反抗來動員群眾的權力將可以加強社會中的獨立機構。一旦行使過了有效權力,這種經驗是不會很快忘記的。抗爭中獲得之知識與技能不大可能輕易地讓人民接受未來可能之獨裁者的控制。這種權力關係的轉移改變最終會讓建立可長可久的民主社會更有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