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

教學助理(Teaching Assistant):楊雅涵(Yang, Ya-Han)、許依凡(Hsu, I-Fan)

2012年3月13日 星期二

由電影《美味代價》談食品產業鏈中的人權問題


美味代價(Food, Inc.)是由美國導演Robert Kenner執導、二零零八年上映的紀錄片,描述食品產業鏈的運行與食品製程。該片探討當今跨國食品企業壟斷消費者選擇食物的自主權。

片中觸及的「人權」(Human Rights)關懷

本文以「美味代價」電影為主軸,大致整理出電影中提及的四項相關人權,並於文末提出若干問題和筆者想法,供修課同學思考、延伸。

一、健康權:
現代生活中,「健康權」漸由個人事務轉為公眾議題,為公領域所關心。

二、消費者「知情」的權利(right to know):
1. 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食用食品前,有權瞭解該食品的具體成份,與食品在加工、存儲步驟中的實際過程。
2. 消費者有權要求食品企業按相關法律規定的方式詳細標明食品成份和加工情況。

三、環境權
環境權由傳統人權的開展而來,乃一新興人權。如本國憲法增修條文中明訂:「經濟與科學技術發展,應與環境及生態保護兼籌並顧。」
因環境具不可取代性,同時是人類享受安全、舒適及健康生活的必要條件。而保護環境是為保證人類的生存、繁衍,且維持充足基本物質條件與生活水平。環境污染和全球環境不斷惡化,正威脅人類生存所需之基本物質,環境權應運而生。

四、勞工權益
在全球食品產業鏈當中,除動物(牛、羊、豬、雞)受到不合理對待之外,勞工也被迫在充滿細菌的環境下工作,卻未得適當保護。


以上列出電影中主要觸及的四項權益;期透過議題的討論,鼓勵修課同學利用相關知識與人權議題進行連結,使眾人能「採取行動」以解決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必須面對的人權問題,實現更好的共同生活。


延伸思考

一、
影片結尾提出的解決方案真能解決問題嗎?僅靠每個消費者的微薄之力、向「有機食品的提供公司」靠攏,就能改變大企業?
如果價格不改變?市場被壟斷的情況不改變?靠公投、國家倡導,有用嗎?
除了影片中的解決方案(消費者開口要求、改向有機商店購買),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式?

二、
這些食品企業不但壟斷市場,又受到政府保護和補貼,和消費者「知的權利」也不對等,消費者在這種情況下,能夠捍衛自己的飲食安全嗎? 身為一個消費個體,您會採取什麼方法捍衛您的「食品安全」?這些方法能起作用嗎?

三、
動物有權利(right)過有品質的生活嗎?或是僅只能作為食品工業的流程中的一環?

四、
誰有責任為我們的食品安全把關?政府?消費者聯盟?或是您認為「健康權」僅僅為個人事務、須全權為自己負責?


以上提問提供同學們討論、交流。在此不逐題回答,但仍提出核心想法供修課同學參考:

當代社會中,「人權問題」常伴隨「貧窮」而生,而紀錄片結尾提供觀眾的解決方案對窮人來說仍遙不可及。面對食品企業的糧食供應問題,若採「多元的解決模式」,想來才是較可行的答案。滅貧絕非易事,世界上沒有哪一種皆大歡喜的方式,能夠輕易推動、接著輕鬆掃除貧窮。因此,企業、消費者、和勞工應有不同的做法,去保護食品安全、也避免食品產業鏈中的剝削。

在資本主義的世界裡,企業為了創造更大獲益,剝削已成常態,工人們付出的勞力與收益不成比例的低,這對企業主來說已是「正常現象」。
但在輿論壓力、和全球人民對農工權益的普遍關懷之下,會讓「公平貿易機制」在產業鏈中一點一滴地被實踐。當然,這絕非預言大企業都能轉型成為良心企業;而是筆者認為企業為了賺取商譽、也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會給予一些「良心發現之後的彌補(公平貿易)」,在這條從來就不公平的產業鏈中,「順便」提供勞工一個較為公平的工作環境。

再談消費者:富人的世界通常不存在權益受損的問題,因資本主義社會的遊戲規則正偏袒了富人與有產者。因此這裡把焦點放在窮人身上;其實窮人未必一定要按照工業社會的形態過生活,若反璞歸真,以農業社會的形態生活,自耕自種,也能免於被剝削,又能確保食品安全、避免在不對等的食品產業鏈中,別無選擇地奮力與企業主對抗。
連美金一元漢堡都買不起的貧窮人口,要他們找來一塊地耕作,又免於被地主剝削,如何可能?
現在許多非政府組織,都期待集結各地之力,幫助世界上每個角落的貧窮人口脫貧。好比世界展望會,就透過認養兒童的方式,幫助貧窮兒童獲得生活與教育的基本資源。同理,若能透過非政府組織的力量,鼓勵眾人以「認養一塊地」的方式(如同認養兒童),提供田地或牧地讓貧窮農民和勞工能自耕自種。透過這樣的「認養田地」方式,除了幫助貧窮人口養活家庭,同時,受幫助的農民也能把「有機食品」回饋給這些提供金援的捐贈者。

「美味代價」一片中,提到糧食供應鏈中的若干倫理和道德困境。要解決這些問題有時並非易事。本文姑且提供一個想法作為參考,未必周延、可行,但希望拋磚引玉,望透過討論,被挑戰和建議,或能在各衝突的觀點中,探索出更完善且「可能的」解決方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