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某本書上看到那麼一段:
甲君: 「有時候我環視整個世間覺得真厭倦
。為什麼這些傢伙都不努力呢,為什麼不努力卻光會抱怨不公平呢?」
乙君:
「在我眼裡看來,世上的人都相當辛苦勤快的工作阿,我的看法難道錯了?」
甲君:
「那不是努力,只是勞動而已
。」
「我所說的努力不是那種。所謂努力應該是更具有主體性、目的性的事。」
這兩個禮拜連續看了「美味代價」和「咖啡正義」,一個在描述美國整個食品供應鏈的問題,另一個則是在說咖啡在國際貿易上的問題,看似兩個毫不相關,其實,兩部片都圍繞在「貧窮」與「剝削」上。
我不知道該站在什麼立場來看我上面引用的那段話,畢竟我生長在台灣、生長在物質不匱乏的家庭,有一部分的我覺得甲君說的很有道理,而另一部分的我又覺得這樣是否對那些低收入戶、非洲人民不公平了。有誰願意一出生就生在那樣的環境、那樣的家庭,造成他們悲觀的想法、資源匱乏、對未來無可奈何?要說到解決辦法,在目前的社會似乎是無解,只能做到改善而無法完全解決根除,因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下,追求利益似乎沒有邊際遞減法則。
我認為政府基本上都站在大企業那邊,"可能是"因為有利可圖吧!這些一般民眾也無從得知。想要改變的話,我認為政府的角色很重要!
毓翎:
回覆刪除若你是首長,你覺得政府該怎麼做?政府能改變貧富的結構?當大家覺得問題非己力能解決的時候,就會開始希望政府出手,但不知道大家要政府"做什麼"?政策、法律?政府真的能做到什麼嗎,像大家都認為政府應該做食品的把關,但是目前的情況看來,政府似乎也是幫兇的一環。
我覺得首先要建立一個獨立於政府與企業的組織,不會被政府或財團所左右,然後一定要立法給這個組織保障他們,組織的成員可以由不同行業選出代表,當然這個組織裡頭也要立法規範以免有貪污舞弊的事,大概是這樣.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