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CLASS 2011
「肥胖者的健康風險遠高於體重正常者,應對肥胖者收取較高的健保費用,並強制接受減重輔導,拒絕減重者,不許加入全民健保」請參考衛生署和台北市衛生局對肥胖肥治的宣導,並對肥胖可能造成的疾病,提出具體的醫學見解。另須就維持肥胖是否為一項不容侵犯的人格權,即法律和制度對肥胖者的另眼看待,是否為一項歧視,進行議論。肥胖對於健康的影響之巨,所以肥胖已不只是單純的美觀及身材問題了。目前醫學研究,約可歸納出11種因肥胖可能導致的疾病: 一、睡眠呼吸停止症:因打鼾發生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有三分之一是肥胖者,乃因肥胖者容易發生咽喉氣道狹窄之故。二、高血脂症:高血脂症是人體內構成脂肪的膽固醇、中性脂肪、即三酸甘油脂過高所致,引發血管硬化,或產生高血壓等疾病。三、糖尿病:是因為肥胖者脂肪細胞多,易造成胰臟不斷增加胰島素分泌使血糖升高,長期大量分泌胰島素的結果,易引起胰臟衰竭,因此肥胖者較易罹患糖尿病。四、退化性關節炎:當人體走路時,加在膝關節的壓力是人體體重得3.5倍,若是跑步,膝關節所要承受的壓力,則是人體體重的7倍上,可見,越胖的人膝關節越容易受影響。五、心臟病:肥胖者因為飲食及血脂肪之故,血管內皮細胞易因某些自然狀況受傷後的部位,形成粥狀瘤,隨後粥狀瘤會鈣化及纖維化,凸出於血管腔,而產生變化的細胞會逐漸壞死,留下粥樣脂肪物質;當血中的血小板、血清蛋白等附著在粥狀瘤上時,便會使動脈血管管腔變小、變窄,導致硬化而易脆裂,引起部分心肌梗塞。六、腦中風:因為肥胖者往往血脂高,血管容易發生粥狀硬化,濃綢的血液也易在血管中形成血栓,造成腦中風。七、不孕:過度肥胖會造成女性分泌荷爾蒙的卵巢質分泌雄性素,體內雄性激素與雌性激素在體內是可以轉換的,雖然肥胖者體內會增加雌激素的分泌,但卻也會增加雌激素轉化成雄性素的機率而導致不排卯。八、痛風:肥胖的比率越來越高,致罹患痛風的患者人數,不但增加,也越來越年輕化。九、脂肪肝:脂肪肝和體重有極密切的關係,體重越重,脂肪肝的比例越高。十、膽結石:攝食過多的脂肪時,肝臟會製造、分泌膽汁,和胰臟分泌的胰島素相互作用後,將脂肪分解成乳糜微粒,隨後再被肝臟所收,因此當人體攝入的脂肪越多,為消化脂肪要分泌更多的膽汁,以致膽汁滯積,呈泥、砂、石塊狀等形態的結石。十一、癌症:當攝食過多脂肪,造成體脂肪率達到全身的30%時,人體罹癌的機會就大增。 隨著肥胖人口的大幅增加,因肥胖而造成的疾病人口及花費也隨之升高,肥胖問題在2011年全民健保支出已達5077億,這些花費不只對個人是沉重的負擔,對整個國家更是一筆龐大的社會成本。如果解決全民的肥胖問題,估計健保可以減少10~12%(約500~600億)的支出,若再讓全民攝取足夠的蔬果,預計可再減少12~15%(約600~750億)的支出。 此外亦有研究顯示,成人體重只要減少5%-10%的重量,對於身體健康狀況就會有極大的幫助。與其拒絕肥胖者加入健保,不如藉由政府的鼓勵與正視,提升其人民對於自我健康管理的觀念。像台灣衛生署首度開放非處方用減重藥品-alli康孅伴的證照發放,除了符合國際趨勢外,對於國人自我體重與健康管理意識的提升以及節省健保資源方面都會有正面效益。 另外,生活在台灣的肥胖者到底有沒有人權?許多證據說明答案是否定的,從日前電視炒翻天的兩百公斤「胖哥就醫記」,到新聞動不動就爆出的「胖妹、恐龍妹援交奇聞」。肥胖者,成了媒體上可供偷窺、嘲弄的最佳男女主角;肥胖的歧視是不能說的秘密,身為胖子國國民的血淚辛酸冷暖自知。許多減重成功者在部落格上分享減肥經驗的同時,也希望能夠提醒社會對於肥胖者人權的重視。 要過什麼人生、要擁有什麼體型是個人自由的選擇,不友善的社會眼光和不公平的生活待遇是必須被扭轉的,這跟必須被平等對待的人是胖或瘦無關。
「肥胖者的健康風險遠高於體重正常者,應對肥胖者收取較高的健保費用,並強制接受減重輔導,拒絕減重者,不許加入全民健保」
回覆刪除請參考衛生署和台北市衛生局對肥胖肥治的宣導,並對肥胖可能造成的疾病,提出具體的醫學見解。另須就維持肥胖是否為一項不容侵犯的人格權,即法律和制度對肥胖者的另眼看待,是否為一項歧視,進行議論。
肥胖對於健康的影響之巨,所以肥胖已不只是單純的美觀及身材問題了。目前醫學研究,約可歸納出11種因肥胖可能導致的疾病:
一、睡眠呼吸停止症:因打鼾發生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有三分之一是肥胖者,乃因肥胖者容易發生咽喉氣道狹窄之故。
二、高血脂症:高血脂症是人體內構成脂肪的膽固醇、中性脂肪、即三酸甘油脂過高所致,引發血管硬化,或產生高血壓等疾病。
三、糖尿病:是因為肥胖者脂肪細胞多,易造成胰臟不斷增加胰島素分泌使血糖升高,長期大量分泌胰島素的結果,易引起胰臟衰竭,因此肥胖者較易罹患糖尿病。
四、退化性關節炎:當人體走路時,加在膝關節的壓力是人體體重得3.5倍,若是跑步,膝關節所要承受的壓力,則是人體體重的7倍上,可見,越胖的人膝關節越容易受影響。
五、心臟病:肥胖者因為飲食及血脂肪之故,血管內皮細胞易因某些自然狀況受傷後的部位,形成粥狀瘤,隨後粥狀瘤會鈣化及纖維化,凸出於血管腔,而產生變化的細胞會逐漸壞死,留下粥樣脂肪物質;當血中的血小板、血清蛋白等附著在粥狀瘤上時,便會使動脈血管管腔變小、變窄,導致硬化而易脆裂,引起部分心肌梗塞。
六、腦中風:因為肥胖者往往血脂高,血管容易發生粥狀硬化,濃綢的血液也易在血管中形成血栓,造成腦中風。
七、不孕:過度肥胖會造成女性分泌荷爾蒙的卵巢質分泌雄性素,體內雄性激素與雌性激素在體內是可以轉換的,雖然肥胖者體內會增加雌激素的分泌,但卻也會增加雌激素轉化成雄性素的機率而導致不排卯。
八、痛風:肥胖的比率越來越高,致罹患痛風的患者人數,不但增加,也越來越年輕化。
九、脂肪肝:脂肪肝和體重有極密切的關係,體重越重,脂肪肝的比例越高。
十、膽結石:攝食過多的脂肪時,肝臟會製造、分泌膽汁,和胰臟分泌的胰島素相互作用後,將脂肪分解成乳糜微粒,隨後再被肝臟所收,因此當人體攝入的脂肪越多,為消化脂肪要分泌更多的膽汁,以致膽汁滯積,呈泥、砂、石塊狀等形態的結石。
十一、癌症:當攝食過多脂肪,造成體脂肪率達到全身的30%時,人體罹癌的機會就大增。
隨著肥胖人口的大幅增加,因肥胖而造成的疾病人口及花費也隨之升高,肥胖問題在2011年全民健保支出已達5077億,這些花費不只對個人是沉重的負擔,對整個國家更是一筆龐大的社會成本。如果解決全民的肥胖問題,估計健保可以減少10~12%(約500~600億)的支出,若再讓全民攝取足夠的蔬果,預計可再減少12~15%(約600~750億)的支出。
此外亦有研究顯示,成人體重只要減少5%-10%的重量,對於身體健康狀況就會有極大的幫助。與其拒絕肥胖者加入健保,不如藉由政府的鼓勵與正視,提升其人民對於自我健康管理的觀念。像台灣衛生署首度開放非處方用減重藥品-alli康孅伴的證照發放,除了符合國際趨勢外,對於國人自我體重與健康管理意識的提升以及節省健保資源方面都會有正面效益。
另外,生活在台灣的肥胖者到底有沒有人權?許多證據說明答案是否定的,從日前電視炒翻天的兩百公斤「胖哥就醫記」,到新聞動不動就爆出的「胖妹、恐龍妹援交奇聞」。肥胖者,成了媒體上可供偷窺、嘲弄的最佳男女主角;肥胖的歧視是不能說的秘密,身為胖子國國民的血淚辛酸冷暖自知。許多減重成功者在部落格上分享減肥經驗的同時,也希望能夠提醒社會對於肥胖者人權的重視。
要過什麼人生、要擁有什麼體型是個人自由的選擇,不友善的社會眼光和不公平的生活待遇是必須被扭轉的,這跟必須被平等對待的人是胖或瘦無關。